各位教师:
根据《星空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作方案》(洛铁校[2020]48号)文件精神,经学校研究,结合星空体育官网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决定开展星空体育2021年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工作,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2021年度河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参赛作品评选工作
(一)参评对象
全校在职在岗的专兼职教师。
(二)评选流程
1.申报
各系积极动员本系教师准备和参与教育教学信息化作品评选活动,并在4月20日前将本系教师的参评作品汇总整理后统一报送至教务科。
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校内各科室兼职教师的参赛作品于4月20日前统一报至教务科进行汇总。
2.评审
教务科根据各部门报送的参评作品,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择优推荐作品代表学校参加2021年度的河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
(三)作品内容
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的作品包含:课件、微课、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等,制作要求及报送形式详见附件1
(四)其他要求
1.各系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审核本系参选作品的内容和格式,并按时将审核无误的作品材料以文件夹的形式打包统一报送至教务科。
2.各参选作品内容不得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杜绝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参加资格。
3.各参选作品内所有引用的资料均应注明出处,避免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否则后果由作品作者自行承担。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3人,每位教师参与的作品不得超过2件(含第一作者),不得以集体名义创作作品。
二、2021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推选工作
(一)参评对象
全校在职在岗的专兼职教师。
(二)推选流程
1.申报
各系积极动员本系专兼教师准备和参与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的推选工作,并在5月10日前将本系专兼教师的教学能力大赛作品材料汇总后,统一报送至教务科。
2.评审
学校教务科根据各部门报送的教学能力大赛的参赛作品,组织开展校级评审,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择优推荐教师作品参加2021年度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三)作品内容
教学能力大赛重点考察教学团队(2—4 人)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目标达成、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教学团队选取某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要求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完成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参赛作品材料包括实际使用的教案、3—4 段课堂实录视频、教学实施报告,另附参赛作品所依据的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以 PDF 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100M。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
(四)其他要求
1.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组:参赛作品应为公共基础课程中不少于12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2.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一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
3.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参赛作品应为专业核心课或专业(技能)方向课中不少于16学时连续、完整的教学内容,其中必须包含不少于6学时的实训教学内容。职业院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中的实习项目工作任务也可参赛。
4.各系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审核材料,并按时将相关材料分别以U盘存储形式统一报送至教务科。
5.各参赛内容不得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杜绝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参加资格。各参赛作品内所有引用的资料均应注明出处,避免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否则后果由作品作者自行承担。
6.各科室的兼课教师可以向承担课程所在系报名参评。教学能力大赛参赛教师须在近2年内实际承担了参赛作品教学内容所属的课程(或相近课程)教学任务。
三、2021年度河南省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参赛教师推选工作
(一)推选对象
全校在职在岗的专兼职教师。
(二)推选流程
1.申报
各系积极动员本系教师准备和参与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并于5月20日前将本系参赛教师名单及相关材料报送至教务科。
结合学校教学实际,校内各科室兼职教师于5月20日前统一将名单和相关材料交至教务科进行报名。
2.评审
教务科根据各部门的参赛报名人数,组织开展校级评审,并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择优推荐教师代表学校参加2021年度河南省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
(三)比赛内容
说课比赛中的展示内容应符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教学文件的要求,以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教材和省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说课展示作品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微课等;要求进行现场演示,并须在演示过程中对微课等予以体现,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
(四)比赛要求
1.各系要高度重视信息化说课比赛,将其作为展示本系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平台,积极宣传动员,并按时将相关材料统一报送至教务科。
2.各参赛内容不得有政治原则性错误和学科概念性错误,杜绝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取消参加资格。
3.各参赛作品内所有引用的资料均应注明出处,避免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否则后果由作品作者自行承担。
4.各科室的兼课教师可以向承担课程所在系报名参选。
教务科
2021年1月12日
附件1
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
参赛作品说明及要求
一、课件
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根据教学设计,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有效呈现的应用软件,其作用是辅助教与学,并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一个课件可以包含单个或多个知识点、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制作工具和呈现形式不限,可以是基于 PC终端的课件和移动终端课件。
各类教学软件、学生自主学习软件、教学评价软件、仿真实验软件等均可报送,建议同时报送软件运行录屏解说文件。
1.制作要求:视频、声音、动画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
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或 rar 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700MB。课件应易于安装、运行和卸载;如需非常用软件运行或播放,请同时提供该软件,如相关字体、白板软件等。
3.评选标准
推荐指标 |
推荐要素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对象明确,教学策略得当; 界面设计合理,风格统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绍和帮助文档。 |
内容呈现 |
内容丰富、科学,表述准确,术语规范; 选材适当,表现方式合理; 语言简洁、生动,文字规范; 素材选用恰当,生动直观、结构合理。 |
技术运用 |
运行流畅,操作简便、快捷,媒体播放可控; 导航方便合理,路径可选; 新技术运用有效。 |
创新与实用 |
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 能够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有推广价值。 |
二、微课
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微视频课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使用 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录制的批注讲解视频。
1.制作要求:报送的微课作品应是单一有声视频文件,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视频片头要求蓝底白字、楷体、时长 5 秒,显示教材版本、学段学科、年级学期、课名、教师姓名和所在单位等信息,视频格式采用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 flv、mp4、wmv 等),画面尺寸为640×480 以上,播放时间一般不超过 10 分钟。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如有学习指导、练习题和配套学习资源等材料请一并提交。
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或 rar 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700MB。
3.评选标准
推荐指标 |
推荐要素 |
教学设计 |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主题明确、重难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
教学行为 |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教学效果 |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创新与实用 |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
三、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
是指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案例。包括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训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鼓励思政课、教师教育类的信息化教学案例报送。
1.要求:须提交案例介绍文档、教学活动录像和相关材料。
案例介绍文档可包括:课程建设与应用情况、教学效果、教学成果、获奖情况、推广情况等。
教学活动录像:反映信息化课程教学情况,针对案例特点,提供合适的教学活动录像,可以是具有代表性的单节课堂教学实录、多节课堂片段剪辑、专题介绍视频等多种形式。使用 mp4 等常用格式,时间总计不超过 50 分钟。
相关材料:教学设计方案、课程资源等。
2.报送形式:作品以 zip 或 rar 压缩包格式报送,总大小建议不超过 700MB。
3.评选标准
推荐指标 |
推荐要素 |
课程建设 |
信息化软硬件符合教育教学需求,有特色; 课程建设、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课程资源丰富,信息技术运用恰当。 |
教学应用 |
教学活动过程记录完整,材料齐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形成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
教学效果 |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深度参与,活跃度高;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能力提升明显; 学生、教师、学校评价好。 |
特色创新 |
在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资源共享、机制创新等方面有特色; 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
四、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
是指以职业岗位活动的基础性、支撑性能力与素养培养为教学内容,选取课程体系中的重点难点,支持混合式教学与学习的课程化资源。职业岗位能力精品课资源由微教材、视频课和资源包配套构成。
1.要求:须提交视频课和资源包,微教材可根据情况自主选择是否建设与提交。
视频课:是指将视频课与学习互动软件智能链接,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色、满足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习惯的创新型视频课。构建方式上,可基于学习情景进行教学设计,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把工匠、大师引入课堂,实现深度校企合作、以多种角色授课者同时参与的授课形式。每个视频课时长为 5-25 分钟,并提供视频课缩略图(图片比例为 16:9,最小尺寸 220×124,格式为jpg)。
资源包:是指可以支持一次课教学的颗粒化资源总和,基本属性是助教资源,其基本单位是颗粒化的元课件。资源包内容与微教材、视频课有机融合,适应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包括教学设计说明、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线试题、作业、在线辅导、答疑材料等。
微教材:是指与“教学点”相对应、融合信息技术,通过扫描纸质教材二维码链接相关资源,有效支持 VR、AR、APP 软件等新媒体、新技术应用的新形态教材。微教材具有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职业岗位能力教学特征,因此可满足项目培训教学需求。通过对体系化职业岗位能力“微教材”的组合,可以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需求、满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态、立体化教材。
2.报送形式:视频课以 mp4 格式上传,大小不超过 800MB;资源包经命名后逐个上传,总大小不超过 800MB;微教材以 word格式上传。
3.评选标准
推荐指标 |
推荐要素 |
内容设计 |
内容相对稳定、完整、独立,满足教学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发展需求; 精准对位职业岗位能力和企业需求,视频课双师授课效果好; 视频课、资源包及微教材内容完整、颗粒化程度高,应用方便; 过程性和结课性测试题数量充足,满足平台运行条件; 微教材满足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 能为学生就业、竞争上岗、线上线下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
教学设计 |
注重教学设计,数字教学媒体运用准确,教学信息传递正确; 视频课、资源包画面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视频课及资源包助学、助教能力显著; 微教材支持学生线上自学、线下学习应用。 |
呈现设计 |
遵循教学媒体呈现规律,注重教学媒体呈现设计; 视频课、资源包等数字教学媒体呈现与教师讲解、教学内容配合默契,采用富媒体强度 微教材可视化程度高,满足学习者需求; 视频课双师授课呈现科学、真实、符合教学需求; 过程性测试题的呈现适时,结课性试题的呈现完整、内容丰富。 |
应用与创新 |
校本同步应用效果好,有效支持教学改革,显著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共享程度高,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信息技术运用得当,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创新,效果显著; 视频课引入企业活动信息实时、准确,教学模式创新效果显著; 微教材设计科学、规范,内容完整。 |
附件2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大赛
参赛作品说明及要求
一、参赛作品文档材料
所有文档材料均要求规范、简明、完整、朴实,以 PDF 格式提交,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100M。
(一)参赛教案
教学团队根据提交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选取该课程在一个学期中符合规定的教学任务作为参赛作品,撰写实际使用的教案。教案应包括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设计合理、重点突出、规范完整、详略得当,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当侧重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及处理、教学活动及安排。原则上每份教案的教学内容不超过 2 学时,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超过 4 学时。每件参赛作品的全部教案按序逐一标明序号,合并为一个文件提交。
(二)教学实施报告
教学团队在完成教学设计和实施之后,撰写 1 份教学实施报告。报告应梳理总结参赛作品的教学整体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学习效果、反思改进等方面情况,突出重点和特色,突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创新举措和成效,可用图表加以佐证。中文字符在 5000 字以内,插入的图表应有针对性、有效性,一般不超过12 张。
(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团队提交学校实际使用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 号)和《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9〕61 号)有关要求修订完善。参赛内容为公共基础课程的,只需提交实际开设该课程的其中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中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四)课程标准
教学团队提交参赛作品实际使用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中的相关标准要求,科学、规范制定,说明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目标与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课程实施与保障、授课进程与安排等。多个授课班级只需提交其中一份附有某一班级授课计划表的课程标准;跨校组建的教学团队,只需提交团队中某一成员所在学校的课程标准。
二、参赛作品视频材料
教学团队成员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含实训、实习),录制 3—4 段课堂实录视频,原则上每位团队成员不少于 1 段,应在实际教学(含顶岗实习)场所拍摄,参与教学的应是授课班级的全体学生(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实际等情况设计实施分班教学的需有专门说明)。课堂实录视频每段时长 8—15 分钟,总时长控制在 35—40 分钟;每段视频可自行选择教学场景,应分别完整、清晰地呈现参赛作品中内容相对独立完整、课程属性特质鲜明、反映团队成员教学风格的教学活动实况。中职专业技能课程二组、高职专业课程二组参赛作品的视频中须包含不少于 2 段反映团队成员关键技术技能教学操作与示范的教学实况。
疫情防控期间不具备现场授课条件的,课堂实录视频应真实反映师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实际情况。
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 LED 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 MP4 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 200M。每段视频文件以“教案序号+教学活动名称”分别命名。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 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 1024Kbps,不超过 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 720×576(标清 4:3 拍摄)或 1280×720(高清 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 25 帧/秒)。音频采用 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 48KHz;码流 128Kbps(恒定)。
三、推选标准
1.公共基础课程组
评价 指标 |
分 值 |
评价要素 |
目标 与 学情 |
20 |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职组作品应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有关要求,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安排,强调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特点、专业特性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
内容 与 策略 |
20 |
1.思政课程按照“八个相统一”要求扎实推进创优建设,其他课程注重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联系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融通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培育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 3.教材选用、使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配套提供丰富、优质学习资源,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
实施 与 成效 |
30 |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实行因材施教。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开展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提高教学与管理成效。 |
教学 素养 |
15 |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4.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
特色 创新 |
15 |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2.能够创新教学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
2.专业(技能)课程组
评价 指标 |
分 值 |
评价要素 |
目标 与 学情 |
20 |
1.适应新时代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符合教育部发布的专业教学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装备规范)、顶岗实习标准等有关要求,涉及 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还应对接有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紧扣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培育学生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职业能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2.教学目标表述明确、相互关联,重点突出、可评可测。 3.客观分析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认知和实践能力、学习特点等,详实反映学生整体与个体情况数据,准确预判教学难点及其掌握可能。 |
内容 与 策略 |
20 |
1.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及时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针对基于职业工作过程建设模块化课程的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选择科学严谨、容量适度,安排合理、衔接有序、结构清晰。实训教学内容源于真实工作任务、项目或工作流程、过程等。 3.教材选用符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和要求,探索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教案完整、规范、简明、真实。 4.根据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需要,教学过程系统优化,流程环节构思得当,技术应用预想合理,方法手段设计恰当,评价考核考虑周全。 |
实施 与 成效 |
30 |
1.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课内外教学实际,落实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2.按照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关注技术技能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能够针对学习和实践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突出学生中心,强调知行合一,实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特点,体现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活动安全有序,教学互动深入有效,教学气氛生动活泼。 4.关注教与学全过程的信息采集,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与实践的考核与评价。 5.合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虚拟仿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以及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改造传统教学与实践方式、提高管理成效。 |
教学 素养 |
15 |
1.充分展现新时代职业院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发挥教学团队协作优势;老中青传帮带效果显著。 2.课堂教学态度认真、严谨规范、表述清晰、亲和力强。 3.实训教学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规范娴熟、示范有效,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展现良好“双师”素养。 4.教学实施报告客观记载、真实反映、深刻反思理论、实践教与学的成效与不足,提出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的改进设想。 5.决赛现场的内容介绍、教学展示和回答提问聚焦主题、科学准确、思路清晰、逻辑严谨、研究深入、手段得当、简洁明了、表达流畅。 |
特色 创新 |
15 |
1.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 2.能够创新教学与实训模式,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与实践体验。 3.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专业知识、积累实践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研科研能力。 4.具有较大借鉴和推广价值,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 |
附件3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说课比赛
参赛说明及要求
一、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思想:体现中职文化基础课程对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提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师生角色、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过程性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教学设计内容: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充分体现如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学习环境(但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注重教与学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有课堂的真实感。一般包括授课班级的年级、专业、学生数和授课时间;授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授课类型;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等。
二、教学课件
上课用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要与教学设计方案一致。
展示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建议所用软件尽量采用常用版本,以保证课件在其他机器上能正常播放),不限风格形式。如图片可采用GIF、JPG、TIF等格式(图片分辨率要求在1024×768以上);视频和动画可采用MPG、MOV、ASF、RM、SWF等格式(视频文件要求能在1024×768分辨率下清晰、流畅播放);音频可采用MP3、WMA等格式。
三、微课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教学内容,录制成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微视频。
(一)微课制作要求
1.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
2.画面简洁,不要有与教学内容无关内容。
3.字体和背景的颜色搭配合理。
4.语言表达准确规范,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5.录制环境安静、无噪声。
6.视频文件容量不超过500 MB。
7.视频格式为MP4。
(二)微课制作方法或设备(供参考,也可采用其他技术手段)
1.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 PPT课件。
2.手机拍摄 + 白纸 + 笔(需要用一个支架把手机固定在上方)。
3.DV + 白板(黑板)。
4.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数位屏(或手写板) +绘图软件(如SmoothDraw 3)。
5.平板电脑。
6.电子白板及类似设备。
7.金达在线微课制作。
8.其他。
四、现场说课
(一)时间要求
现场说课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包含微课展示),提问及展示代表回答问题不超过5分钟。
(二)语言、仪态要求
教学仪态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语言表达准确规范,生动活泼,富于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说课内容要求
所选教学内容必须是教师本人的真实课堂教学内容,说课过程中须对实际课堂上所采用的微课予以展示;倡导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反思。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诠释教材的理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
2.教学策略。阐述本课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方法,突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采用的教学策略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技能培养;着重说明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及预期的教学效果。
3.教学过程。解说本课教学过程,以及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与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等。要求教学层次清楚,教学结构完整,教学内容与教法学法相对应。
4.教学反思。解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经验、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